•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碧云社区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碧云社区公众号

985大学里,有一群自称废物的小镇做题家

[复制链接]
哈哈怪 发表于 2020-8-9 22:43: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镇做题家


最近,“小镇做题家”这个词有点火。

这个词来自豆瓣上一个名为“985废物引进计划”的小组。正如小组简介所说,这个组的主要功能就是给985、211的“失败学子”来“分享失败故事,讨论如何脱贫”,以达到“自救”的目的。

这个建立刚满1个月的小组,已经聚集了5万多个成员。实时更新的吐槽贴还在滚动刷新:
“中国的90后注定享受不到任何时代红利”
“大学荒废,现在前途迷茫……”
“研究生退学,可能是本组最five的人”

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985学生陷入困境的绝大多数都是“小镇做题家”。他们多是出身自村镇的寒门弟子,高中阶段依附于“题海战术”、迫于师长的压力与管教取得优异成绩,从而脱离小镇考入一流名校。

但在步入大学后,或是泯然众人,或是逐渐堕落,失学即失业。

“对于小镇做题家来讲,读大学的几年好像一个美丽的梦。”一条发于6月8日的吐槽帖说。

小镇青年出乡关


比起70后的父辈们,90后农村学子获得教育和升学的机会已经大为改善。小升初、初升高、高中升入大学的入学率都有大幅提升。

然而,城乡教育机会获得的平等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甚至机会享有的实质性差距还在持续拉大。

一项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的研究显示,这种差距,在中等教育阶段就已经显露端倪。

在农村,90后仅有64.16%的适龄儿童顺利升入高中,而在城市,这一比例已经高达91.01%。到了高中升大学,农村的入学率急转直下,降至34.41%,90后农村与城市适龄学子进入高等教育的相对比例约为1:1.9。[1]

这意味着,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都有大量农村孩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辍学,他们当中最终进入大学的,不足适龄农村学子的四成。2018年教育部公布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8.1%,显然,农村学子拖了后腿。[2]

大学毕业后,农村大学生进一步接受教育深造的升学率也比城市大学生低17.93%。[1]
223300xew1f1vdt1e1t5id.jpg

城乡学子的这种差距随着进入的高校层次的上升而不断拉大。从高职高专到普通本科、211高校、 985高校,来自乡镇及以下地区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小,而来自地级市及以上地区学生数却呈上升趋势 。

以“2015年江苏省高校学生调查”的数据为例,985高校中乡镇及以下的学生占比为30.61%,来自地级市及以上的学生最多,占比36.05%。
223302ptrfptftqfrr4rtp.jpg

在顶尖学府中,这种生源差异就更为悬殊了。

尽管有多项面向贫困农村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但农村生源的比例还是较少,例如北京大学2015年在国内录取2864人中,农村户籍生源有416人,仅占新生总数的14.53%,复旦大学2016级农村生源约为23.8%。[4][6]


星辰陨落,光环不再


在高考录取率已经高达80%的今天,混张文凭并不是难事,但考上一本甚至考上211、985,或者双一流高校,仍然是“华山一条路”——既艰又险。

一名来自“超级高考工厂”衡水中学的农村学子是这样度过他的高中生涯的:高一入学之初,会收到一本38页厚的“衡中戒规纪律册”,里面事无巨细地罗列了从作息、跑操、学习到就寝的规定。

高二学生一个月调研考能高达28次,另外,他们的每日作业都会被划分等级,并在次日公布课堂排名,个别科目还会在教室里张贴“排行榜”,没有达到平均线的“差生”会被示众和“约谈”。[5]

军事化管理方式、高压学习环境的短期收益显著,成绩节节拔高,“学神”、“学霸”头衔惹眼。三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提名,春风得意,以为终于实现了“鲤鱼跃龙门,野鸡变凤凰”,前路仿佛一片坦途。

然而,步入大学,一部分小镇做题家的学霸光环却不似以前了。

2020年,B站发布了五四演讲《后浪》,在“B站签约的百大UP主”群像镜头中,一闪而过的滑翔翼、无人机、滑雪、摄影、手办、全球旅行都似乎与“小镇做题家”无缘。视野、兴趣、认知等等都是一开始就受限于家庭。

比起成绩,城市家庭的父母显然兼顾了孩子兴趣的培养。城乡学生在参加课外辅导班、兴趣班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223304zltuuyyy6oqzkb31.jpg

中国人民大学主持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学年基线数据显示,为孩子报了音乐兴趣班的城市家庭占到18.05%,农村仅6.14%。65.55%的农村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兴趣班或课外辅导班,而非农学生未参加的比例只有34.64%。

农村家庭父母更多采用“放养式教育”方式。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数据显示,作为重要文化资本测量指标的“与父母一起参观博物馆、动物园、科技馆” ,农业户中有54.42%的家庭从未做过,而非农户口中的该比例只有26.39% 。

“与父母一起外出看电影、演出、体育比赛”一项,农业户口中57.05%的家庭从未做过,非农户口中从未做过的比例为26.34%。[3]

在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大学阶段,农村大学生视野局限、兴趣爱好不多的短板被暴露得更彻底。

而“小镇做题家”最擅长的应试,到了大学也不一定管用了。

一项对某重点高校A大学2004级-2009级城乡学生学业表现的调查数据显示,步入大学后,农村大学生在学业上的表现远落后于城市大学生。且农村大学生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也没有缩小这一差距。[4]
223306kb2rn7hw7hnj26u7.jpg

农村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感知也更为悲观。调查显示,比起非农户口的学生,农村户口的学生对学校生活各方面的评价更为负面,例如“老师更经常批评”“班风更不好”“同学更不友好”“更希望去其他学校”等。[5]

迷惘与出路


“寒门生贵子,白衣出公卿”,曾经科举是阶层跃迁的通道,中第意味着加官进禄、摆脱出身。而如今,寒门弟子易出“高考学霸”,却再难出“贵子”。

甚至“寒门学子”在走出大学的第一步,即在找工作上,就会面临坎坷。中国社科院2014年《社会蓝皮书》基于12所高校的调查数据显示,家庭的城乡背景对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有明显影响。

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高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其中,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城乡差异最大,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7.7%,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69.5%相差了18.2个百分点。[7]

除此之外,毕业生的家庭出身背景对其就业单位的影响也很明显,城市家庭毕业生更易于进入较好的工作单位。

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进入公有部门(党政机关、 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比例分别为47.8%、10.4%,而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这一比例分别为31.1%、2.5% 。[7]

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农村大学生的初职月薪比非农村生源要低个两三百块钱。

根据麦可思对中国2018届大学毕业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初职月薪为4469元,低于非农村生源的4756元。对于工资薪酬的预期,农村大学生的要求要比城市大学生低。
223307mzkctgudq3gepjta.jpg

在辞职上,农村出身的大学生显得更“怂”一些。尽管农村本科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低于非农村生源的就业满意度,但离职率却低于后者。

非农村生源在就业的专业相关度低于农村生,这也可以理解,城市大学生在就业方向上有更大选择空间。在就业信息渠道上,城市大学生有依托于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和更多可供调动的社会资本。[7]

农村大学生更多的靠学校就业中心、老师、辅导员以及网络报纸杂志等公开渠道获取就业信息,一项基于全国17所高校的调查数据显示,超八成的城市大学生会通过家人、亲戚、朋友、熟人渠道获取。[8]
223308vx1ksx01sxl3qhhl.jpg

即使农村大学生通过高等教育摆脱了“原生环境”,也在城市找到了工作,但能立足在大都市的“小镇做题家”不到一半,因为种种原因,他们选择了“回归”。

麦可思研究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中,农民与农民工家庭出生的本科生只有43%留在直辖市、副省市级城市,选择“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的比例(本科:57%,高职高专:63%)高于2018届大学毕业(本科:53%,高职高专:61%)在该城市类型就业的比例。
223308gfrissyfohhhyrji.jpg

并不是所有的“小镇做题家”都会陷入困境、对自我产生怀疑,但是也不能忽视,从小镇来到城市,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有来自生活方式、文化等等方面的落差。

就像“985废物引进计划”中的一些成员,他们有哀叹,但也会反思,并且梳理过往寻找出路。

他们也清楚,选择成为“小镇做题家”是他们曾经的出路,当总比不当好,至少他们还有走出小镇的希望。

作者| 张梦真
设计| 杨楠 黎旭廷
参考文献:[1] 教育与经济, 2020. 新中国70年教育不平等的演变轨迹实证研究 ———基于CGSS同期群数据的历史考察. 36(2), p.42.[2] 2019.教育部举行2018年教育事业发展有关情况发布会.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scio.gov.cn/xwfbh/gbwxwfbh/xwfbh/jyb/Document/1647775/1647775.htm> [Accessed 13 June 2020].[3] 余秀兰. (2017).农村学生的教育获得:基于城乡教育分化视角的分析.教育蓝皮书,122-137[4] 卢晓东, 于晓磊, 陈虎, &amp; 黄晓婷. (2016). 基础教育中的城乡差异是否在大学延续——高校城乡学生学业表现差异的实证研究. 高校教育管理, 10(1), 56-60.[5] 2018.新高考再寻方向——衡水按兵不动.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eekly.caixin.com/2018-09-15/101326389.html?p3> [Accessed 12 June 2020].[6] 余秀兰. (2019). 关注质量与结果: 我国教育公平的新追求.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3.[7] 李春玲.(2013). “最难就业年” 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基于 12 所高校毕业生追踪调查. 2014社会蓝皮书(调查篇)[8]田逸娇.(2014). 农村与城镇大学生的就业差异研究 ——基于全国17所高校的调查数据. 广西师范大学.
223309tzc7r1vzlxy391i9.jpg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校招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1

粉丝6

帖子252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广告位

扫描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934043645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23:00)

在线QQ客服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电邮:gxuby@163.com
移动电话:18077316102

西大小天地 © 2001- 2024 ( 桂ICP备200029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