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碧云社区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碧云社区公众号

赏心乐事谁家院 ——观《昆曲600年》有感

[复制链接]
went 发表于 2021-8-8 00: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帖最后由 went 于 2021-8-8 00:15 编辑

       一纸戏词流传世间,戏台上点到即止的眼神,翻飞的水袖,还有婉转的唱腔,婀娜的身段,昆曲的美就在这咿呀吟咏中流淌,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初识昆曲,是黛玉颦蹙眉头为之心神动荡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再遇昆曲,是王力宏的经典歌曲《在梅边》这一首国风流行乐。细读她,是小山重叠金明灭的半掩之美,观赏她,是翩翩惊鸿的照面之美,独特的文化气质使她在我心中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85670c90d9a7c65204e2f5eb3af2e9e1_1440w.jpg


v2-0fce6f4dd77d0515d439218d77050ce2.png



       我的心早早的被昆曲的唱词所吸引,零零索索的了解昆曲的知识 ,《昆曲600年》应是我较为系统的了解昆曲历史的第一个作品。仅称之为“了解昆曲历史”而非了解昆曲,源于我对此部作品的认知。它的手法多样,历史模拟剧,动画等形式多样化地展现昆曲的历史。但是悠长而蕴意丰富的岁月被压在短短八小时中,暂且不论重复的镜头,不知所云的古装扮演等令人困惑的事情,我认为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的昆曲,应该经过全面的考据研究介绍,最起码剧集里应有昆曲的演出片段,用真实直接的打动观众。它应是丰富的,全面的,有文化深度的,面向国际化的。
       但我还是很感动。昆曲的历史是崎岖的,她凄美而伟大,曾举国无双的辉煌,也曾黯然失色的濒临退场,为昆曲而奋斗的人们用无数精力挽留昆曲。剧集中,传字辈的一脉相感人至深
。但是要保持昆曲的独特,我认为现代社会难以实现,尽管近几年大力倡导“国风”,戏曲的元素也被广泛运用到文化创作中。可摆戏台的“园林”太少了,缺乏文化的基石,京剧等为大众孰知的剧种将会渐渐的会侵蚀掉昆曲在现代文艺创作中的位置。所以,出品更多制作精良,文化深刻的昆曲纪录片吧,这样才会将乐事惠及人家院。


1abbb8e239fe9f8d95848cb9e2b71255_720w.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2

云云纵生 发表于 2021-8-8 09:11: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ent 发表于 2021-8-8 11:1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0

帖子1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广告位

扫描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934043645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23:00)

在线QQ客服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电邮:gxuby@163.com
移动电话:18077316102

西大小天地 © 2001- 2024 ( 桂ICP备20002943号 )